投资逻辑 要素
品牌战略专属B2B2C 龙头
企业,有效建立品牌认知。把
应用在B2B
领域的关键要素引入toC
市场,并打造品牌赢得知名度的战略,称为要素品牌战略,旨在通过要素的推广,使B2B 品牌建立在终端
用户心智中的优势认知。由于战略的实行条件严苛(对赛道本身&对发起者),
策略执行者主要为特定细分市场的龙头,如
英特尔、莱卡、利乐等。 要素品牌战略
作用在于扩大
份额、超额
盈利、
提升估值。份额角度,禧玛诺、利乐、英特尔在各自的市场领域均长期>50%;盈利角度,禧玛诺(主营自行车配件)1993-2022 年
收入/
净利润/自由
现金流CAGR=4.7%/8.0%/9.6%,
毛利率从24.5%增至42.2%,净
利率从8.3%增至20.7%,自行车配件营业
利润率从11%提升至28%,
规模远超对手;布雷博(主营
汽车制动)1995-2023 年收入/利润/自由现金流CAGR=11.8%/11.4%/12.3%,
超过汽零企业大陆、电装、博格华纳等
同期水平,1998-2023 年收入/利润CAGR 超越同样主营汽车制动的Knorr-Bremse Group、曙光制动器;估值角度,禧玛诺、布雷博相较品牌化程度较低的可比企业拥有更高的估值中枢,在PB、PS、EV/EBITDA 估值上更为显著。 复盘英特尔:品牌化为核心,搭配
营销组合拳,
实现份额扩大和盈利巩固。90 年代初面对
产品同质化竞争,英特尔通过
推出&迭代“奔腾”
系列、ToC 营销(广告投放)、和B 端
合作营销(合作OEM 厂推广“Intel Inside”及搭载Intel的电脑)、赋能OEM 厂(协助缩短PC 开发
周期)等组合拳,打破了286、386 处理器作产品命名下的同质化竞争,打造强大的用户心智,从而在90 年代实现份额
增长(70% →80%+ )、巩固盈利( 91/92/93 年毛利率分别达52%/56%/63%)、并与同行甩开巨大差距(与AMD 的毛利率差距在91/93/96 年分别达5/11/30pct)。
宁德时代ToC 前提:
消费者对
电池的感知
持续强化。
安全性、电池
寿命、
里程焦虑仍为当前
消费者
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担忧,均与电池相挂钩。由于电池安全
事故时而发生(
韩国电池安全事故大幅催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)、25 年起电池纳入车检、电池脱保期限来临、V2G
发展等催化,及冬季
续航里程衰减、
充电不便利性等
问题持续存在,消费者对电池的感知将愈发强烈,构成宁德时代布局要素品牌战略的核心基础。 宁德时代ToC 路径:产品为基,品牌为核,营销为矛。面对竞争,
公司以产品力为根基,采取品牌化战略,针对铁锂
车型、
三元车型、商用车、乘用车换电、重卡换电分别推出神行电池、麒麟电池、天行、EVOGO、骐骥换电五大品牌,其中神行电池(大品牌)又通过子产品(如神行PLUS、神行-低温版/长寿命版)在长续航、快充、低温、长寿命等
方面打造单项
冠军,打破消费者对铁锂电池的同质化认知。营销方面,公司从ToC 营销(广告投放、线下体验馆、宁家
服务)、和B 端合作营销(公司和车企互相宣传车型/电池、车型贴标)、赋能B 端(助力
客户拓宽品类、开发滑板底盘)打造全面营销体系并形成反馈
机制,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。公司的toC 路径与英特尔高度类似,看好效果兑现。 效果展望:公司份额、利润率、估值仍有上行
空间。公司在23、24 年1-7 月的
国内铁锂份额为34%、38%,铁锂份额已重回上行,公司24 年1-7 月
全球份额38%,看好长期提升(参考禧玛诺、利乐等全球份额>50%);当前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已成雏形,公司24H1
销售净利率为15%,长期看公司
有望受益于品牌
溢价而巩固利润率(参考禧玛诺1993-2022 年自行车配件营业利润率从11%升至28%,英特尔1991-2005 年净利率多数
时间维持在18%-28%);公司估值仍具备上行空间(1993-2023 年禧玛诺的PE 估值均值为29X,WIND 一致
预期公司当前对应24 年PE 估值约16X)。 投资建议 面对竞争,公司坚定推进品牌化战略,以差异化打破消费者对电池的同质化认知。通过对要素品牌企业的横向研究对比,
我们看好在toC 战略的加持下,公司进一步扩大份额、实现超额盈利、提升估值中枢。重点推荐宁德时代。
风险提示 新
能源汽车市场
需求不及预期,公司品牌推广效果不及预期,车企自研电池量产,客户份额整体
下滑。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
和讯网立场。
投资者据此
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【广告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